报告 请示
第三节 报告 请示
一、报告
含义 |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
特点 | 沟通性、陈述性和单向性 | |
类别 | 按写作时间 | 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 |
按内容性质 | 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和随文报告 | |
正文结构 | 报告缘由、情况与问题、今后工作打算和尾语四个部分。尾语多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纠正”等 |
二、请示
含义 |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
特点 | 单一性、期复性和紧迫性 |
类别 | 求示性请示、求助性请示和求准性请示 |
正文结构 | 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和尾语,结尾通常用“特此请示,请批示”“妥否,请批示”“可否,请予审核批准”等 |
请示与报告的辨析:
相同/不同点 | 请示 | 报告 | |
相同点 | 请示和报告均属于上行文,都有必要的情况叙述 | ||
不同点
| 行文目的不同 | 为了听取上级决策意见,解决工作中亟待处理但又无权或无力处理的问题,故请上级答复 | 为了使上情下达,取得上级的支持与指导,并不要求直接批复,目的不同,使用的尾语也不同 |
行文时间不同 | 必须在事前行文,否则就是“先斩后奏” | 不受时间限制,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行文 | |
内容含量不同 | 一文一事,篇幅相对较短 | 不限一文一事,内容较复杂,篇幅较长 | |
处理办法不同 | 上级机关收文后,对请示有答复的责任 | 上级机关收文后,对报告则一般不做答复 |
公考资源网版权声明:本站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