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常识 > 政治哲学常识 > 正文

中共一大至二十大极简史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1-05 21:03 分类:政治哲学常识 浏览:20938 评论:0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1921年8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
重要内容
①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确立党的纲领。
③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选举产生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历史意义: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重要内容
①提出现阶段纲领和最高纲领。
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大会之后开始采取群众路线方法。
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余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做报告。
重要内容
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建立统一战线。
历史意义
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重要内容
①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指出无产阶级在民族运动中既要反对“左”的倾向,也要反对“右”的倾向。
③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历史意义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重要内容
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历史意义
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党的建设史上有重要意义。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重要内容
①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②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历史意义
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
重要内容
①毛泽东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报告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作了长篇口头报告。
②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
③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
④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
历史意义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重要内容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意义
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并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党员。
重要内容
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在党章中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
重要事件
通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十大党章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
重要事件:通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历史意义
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20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
重要事件
①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
②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③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历史意义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
重要事件
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加快和深化改革,进一步确定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历史意义
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重要事件
此次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历史意义
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出发,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科学论断,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48名,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
重要事件
大会审议和通过了江泽民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历史意义
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党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21世纪的发展作了展望。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这些论断,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
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重要事件
①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历史意义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重要事件
①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②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③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重要事件
①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14日胜利闭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积极评价这次历史性盛会,认为十八大确定的各项重大方针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次大会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重要事件
①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
④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20.中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重要事件
①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②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大会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报告
报告标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报告共分15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